北京奧運
年青時,每看到中國健兒出場北賽,就感到又緊張又興奮。重新出席奧運後,看到中國人拿到等一個金牌,心情難以形容。但為甚麽現在欣賞奧運比賽時,就算中國健兒出賽或得獎也沒有甚麽感覺呢?
要說還有感覺,就是在上屆雅典奧運會,中國女子排球隊在決賽零對二落後下反勝俄羅斯的情況,顯示出人類不屈不撓的精神。「這種精神不是中國人獨有的。」
隨着中國開放改革,我就只看到一些不知所謂的「中國碧咸」、中國「甚麽」的出現。所以易建聯在NBA表現欠佳並不是因為體能及技術未達到NBA水平,而是因為他的隊友Michael Redd, Andrew Bogut, Mo Williams及Charlie Villanueva太差勁了。
隨着中國崛起,我們可以公開說在比賽中隊友互相讓路是沒有錯的,並沒有違反體育精神。林丹可以動粗及亂發脾氣,因為他有壓力並且是北京奧運金牌的希望。
隨着中國像一個暴發户的出現,可以關門打狗,卻批評別人說三道四,粗暴干預內政。我們有那一點像一個大國呢?只懂包庇自己的利益團體,如北韓及緬甸,卻未能融入普世價值觀。
一方面要擔心世界上存在的「中國威脅論」,要拍一套「大國崛起」以解困。但又要時刻提醒別人自己是大國,甚麽「人文奧運」、「綠色奧運」、「盛世奧運」一大堆不知所謂的名稱出現。
雅典奧運後,大約九成設施荒廢。當時大約耗費千億。我們偉大的祖國,為了「盛世奧運」大名,設施及配套各方面支出大約四千億。為了一顯大國風範,只是運送火炬登上最高峰,研究火炬燃料就三千多萬。每一面金牌,就需要投資在運動員身上大約一億元。中國有多少人生活在赤貧之下呢?又有多少人在農村年收入大約百多元人民幣呢?真有點像乾隆時的「十全武功」,好大喜功。
真是寧要面子,不要褲子。
1 則留言:
小時曾看過一部電影
有幾句對白印象特別深刻
"我不需要用名牌,因為我自己就是名牌"
建大量的設施來彰顯中國的強大
這個名牌可真貴...
辛苦內地山區的同胞了
中國奧運的確有很多設施也不必要
撇開這點不說
但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為什麼北京新設的公廁不許人民使用?
用人民的錢來建卻不準人民使用
中共可真厲害~
又再辛苦北京的同志了~
我們一直指控外國看低我們偉大的祖國
但事實証明又証明了什麼呢?
發佈留言